在媒体业态层面,2023年,中国传媒产业主要细分行业实现一定恢复与发展,且多个细分行业的收入达到3年来最佳水平。数字技术发展深刻改变了报刊、广电等传统媒体的经营结构。报刊行业收入正在逐步从传统的发行收入、版面广告收入向发行收入、版面与数字广告收入、多元化经营收入等多重收入结构转变。2023年,互联网广告市场规模仍处在缓慢增长的结构性调整周期中。与此同时,中国移动互联网已进入深度存量时代,加之用户线下消费潜力充分释放,2023年,移动数据与互联网业务收入稍有下降。
从媒介形态来看,相较于传统媒介形态,数字媒介发展态势强劲,手机用户数量、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等数据整体保持上升状态;广播、电视播出时间波动较小,用户已显著向在线音频、在线视频迁移;受线下观影需求增多的影响,电影院数量、营业电影银幕数量稍有增加,但增速趋缓,市场处于基本饱和状态;传统纸媒站在数字化转型的岔路口,报纸、期刊等出版总印数均处于下降状态,但报刊行业多元化经营新领域业务的发展有效减少了报纸、期刊的发行,广告收入流失。
《报告2024》指出,智媒时代创造了一个传媒技术高速迭代、传媒主体泛媒介化、信息渠道去中心化、用户个体感知进化的传媒生态系统。2023年,在政治、经济、技术、社会等多重因素作用下,传媒生态中出现了一些新的媒介形态、媒体业态。这些“新”变化,一方面,增加了生态多样性,传媒产业从恢复性增长向主动型、活力型发展转向,并涌现出新的赛道;另一方面,在竞争、互构中改变甚至重塑了原有的媒体生态链,对人类社会的信息传播、舆论生态乃至政治、经济和文化形态产生了深远影响。
02
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新趋势
《报告2024》提出了传媒发展未来发展主要趋势。
一是全球媒体的数字化转型与超级平台垄断。
超级平台垄断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超级应用”的数字平台已经全方面嵌入日常生活,并将在媒体格局中造成日益重要的影响。
从媒介形态和媒体业态来看,全球传媒业与中国传媒业呈现较为一致的特征,即突破性技术的大面积应用促进传统传媒业数字化转型。AIGC、Web3、5G、VR和AR等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重塑传媒业的未来发展路径。突破性技术在内容创作、个性化推荐、智能对话等多个传媒流程中起到“提质增效”的作用,并带来传媒应用场景的拓展。面对技术所带来的风险,全球范围内的治理与监管新法案相继出台,国家与个人数据安全、数据隐私、信息失序、版权、伦理等议题被广泛关注。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