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可以看出来,种子期最重要的就是快速迭代产品,达到产品留存率目标,为下一步爆发做好准备;如果留存率不够好,就根据用户反馈和产品判断,迅速调整迭代,做出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长期一直留存活跃都很低的话,很可能就是产品本身存在问题了,很选择了一个错误的产品方向,及时放弃是个明智的选择。
如果及时发现产品方向问题,还有时间、资金进行调整方向,投入新方向的尝试中。
所以在这个验证产品模式的过程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就是种子用户。
这时候你应该,能够很清楚地理解到,为什么种子用户需要具备这三个条件:
a. 是这个产品的目标用户,痛点甚至比一般用户更强烈
b. 敢于尝鲜,知道产品不完善也愿意使用
c. 愿意为产品提供反馈和建议
这样的用户才能够为产品提供快速迭代所需要的建议,这个阶段数量真的不是太重要。
如果为了用户数量增长,而让精准用户变少,反而是个得不偿失的选择。
种子用户真的需要精准吗?
是不是真的种子用户就需要那么精准呢?
首先,精准的种子用户有利于做出准确的决策。
不同的用户群体,对同类产品的需求侧重是不同的,这种不同需求之间的冲突,是很难平衡调和的。
比如,同样是一款社交产品,商务人士看重安全、隐私,文艺青年注重气质、氛围,95后看重新潮,中老年看重操作简单、可看家人照片,企业用户看重工作协同,约炮用户一定要有查看附近的人。这些不同的用户群需求,很难在最开始的时候同时满足好,尤其对于一个创业公司来说。
而且这些不同类型的人都在一个群里的话,他们提的需求也彼此说服不了对方,争吵和分裂不可避免。
如果产品经理功力不深的话,很容易被用户带到沟里去。
例:MIUI的种子用户
MIUI在推出后不久,通过快速迭代很快打磨出口碑很好的产品,同时获得了大量的用户,MIUI早期种子用户是怎样选择的呢?
MIUI 的种子用户是那些喜欢刷机的安卓发烧友,这个选择非常巧妙,符合前面提到种子用户的3个特征: 选择的是安卓发烧友,不是苹果死粉,不是诺基亚用户,不是一般的安卓用户,而是那种恨不得每天都可以刷机的发烧友,他们对于手机上的功能迭代会很迫切,不断地给产品提各种建议,然后大家一起投票来决定,下一个版本要做什么功能,看到被提的建议能够被采纳,成就感很好,会自发介绍给身边的朋友,并告诉他们,哪个优化是他提出来改进的。
在这些种子用户的帮助下,MIUI更新迭代出了很多非常优秀的功能,可以说当时市面上最好用的安卓系统了,所以迅速积累了大量的用户,为下一步小米手机开发上市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