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你很可能已经在很多微信公众号上看到了各种不同版本的双 11 必买清单,这很容易让你忽视掉这其实是一条广告。但不出意外的话,它要么是阿里的双 11 必买清单推广的一部分,要么是品牌双 11 预热的一部分。
而根据张慧敏的观察,如今的品牌客户越来越强调电商的站内营销,因为这意味着更直接的销售转化率。“到了(双 11)白天,大家一定要买的东西已经买完,这个时候大家就像逛商场一样,第一个出现在你面前的‘货架’就可以抢夺客户。”站内流量在双 11 的重要性,让品牌愿意在自己的户外广告、网络视频广告上附带天猫双十一的 LOGO 露出。
比如《奇异博士》电影片头的曼秀雷敦广告就在结尾提醒观众“双 11 要到了”,而同属阿里体系的优酷在推广英剧《福尔摩斯》最终季的时候,也不忘提一遍双 11。
天猫大举利用双 11 当天的站内流量和品牌们交换广告资源,而这可能是今年天猫制定了广告投放“天合计划”之后,最大规模的一次运用。“现在你去机场,1/3 的户外广告都带天猫、双 11 的标志。还有优酷、爱奇艺等视频平台上的前贴广告也是如此。”张慧敏说。
还有一些钱则花在你可能看不见的地方。 10 月 22 日,阿里在香港举行了今年的双 11 发布会,与此同时,Tmall.hk 网站上线,香港网友能用八达通和港币在线购物,这是把更多全球版图拉入双 11 狂欢的第一步。
而针对美国市场,你可能注意到了,今年的双 11 晚会公布的首位演出嘉宾就是水果姐 Katy Parry,同时她还将担任“2016 天猫双 11 狂欢夜”全球推广大使。这样的趋势在去年已经初现端倪,2015 年的双 11 晚会就出现了邦德扮演者 Daniel Craig 和纸牌屋的下木总统。
硬流量的仗很难打了,这已经成为了电商的一个行业共识。阿里其实也在多个场合暗示过,今年双 11 的流量可能不会那么大。强调更好,或者更贵的品牌,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的话,也未尝不是用提高客单价的方式去冲击最终的单日销售额的方法。
从去年开始,天猫双 11 采用了所谓“订金膨胀”的促销形式,即在双 11 前预付一笔可抵扣更高数额的定金,在双十一当天结尾款。这实际上是一种提前锁定库存,同时压货的做法。如果你最近打开淘宝想买什么东西,很可能会收到这样的提醒:先别买,拍下订金,双 11 就会便宜更多。
距离双 11 还有 8 天的时候,高欣艺发朋友圈说,预购已经花了 10000 多,她买的大多是旅游产品,包括美国往返机票,汉庭旗下酒店品牌等。她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做产品经理。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