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说句实话,对于一个人,最核心的竞争力就是:有钱。
金钱是一件事物在市场上价值的衡量。有钱,可以补足你能力的短板。但是,大多数人都不够有钱,所以才想研究什么是核心竞争力,无非是想靠它赚更多钱。
所谓思维、口才、社交、写作、策划、运营,这些只是达成这个核心竞争力的工具而已。
2.那么,如何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呢?
首先要明确一点:能力 ≠ 竞争力。
你会干一件事,这叫能力;但是你跑到一个公司、一个行业、或者社会上一看,大家都会干,那你就没有竞争力。
广告营销
竞争力是别人不会,你会;别人会,你比他们做得更好;别人也做得好,你速度超快;别人也快,你创新;别人也创新,你能把成本控制好,做低价;别人也能低价,你有本事转移做其他领域。
所谓: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快,人快我新,人新我廉,人廉我转。
具体怎么找呢?两个思路。
3.# 对内:喜欢且擅长
你喜欢一件事,就有热情,就愿意日复一日投入大量时间去干,就愿意不断琢磨方法。不管什么领域,热情和时间带来的积累,才是最大的壁垒。没有这个地基,能力很难练出来。
喜欢是主观的兴趣,但是由于每个人都受到身体、智力、家庭、教育的影响,所以客观上来讲,慢慢会有些事情拿手,比别人做得好,有些事情仅仅是喜欢,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在喜欢的基础上,还要擅长。
那么,可以列一个清单,你会做哪些事情,你有哪些能力。然后看看,其中哪些是你喜欢的,哪些是你擅长的,打上 √。两者都打上勾的,就是既喜欢又擅长。
4.# 对外:稀缺且持续
光擅长也没有用,如果社会对这种能力没有需求,那就不实用,就不容易赚到钱,或者很难赚到大钱。比如我擅长编故事,如果社会对此没有需求,就难赚到钱。但是到了自媒体时代,写故事、编剧本就可以坐着赚钱。
光实用还不行,假如你会,别人也会,那你有能力,但是没有竞争力。就像做家务,谁都能干,就不叫稀缺。
不同能力之间,有的更稀缺,编程就比做家务稀缺;
同一种能力,也还有稀缺之分,同样会编程,你懂得编程语言多,写出的代码质量高,还懂系统架构,就相对稀缺了。
如果你的能力目前是稀缺的,但是很快就会被很多人模仿、追赶,三五年就过时,那不算长期竞争力;而能让你保持长期竞争力的能力,就是可持续的。
从你上面选出的能力中,排个序,排序标准就是按照稀缺、持续。比如有10种能力,按照稀缺排个1、2、3、..10。按照持续排个1、2、3、...10。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