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197_45px;
资讯中心
企业理念
Corporate Philosophy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新闻中心>通知公告
三四线城市消费力提高,但依然喜欢简单粗暴的广告
来源(广告买卖网)  作者()  阅读()   时间(2017/2/24 10:37:22)

  除了电视广告,三四线城市的线下广告也有自己不一样的特点。

  去年从上海的一家4A公司辞职回到老家洛阳的陈睿,曾在社交网络上发出了一张图片——上面都是门店内直白的广告语,没有任何创意与审美。但这种方式,确实最有效的一种办法。一二线城市的户外广告喜欢投放在地铁站,商场等人流量集中的地方,而三四线城市则直接把自己与代理商的门店作为自己的投放渠道。

  你应该还记得,2014年天猫和京东开启的“刷墙”大赛。这两家线上电商公司,为了抢夺三四线及更低级城市的消费者,开始在城镇的围墙上刷上自己的广告。

  在杜卫看来,这是一种时空感。“如果手机品牌在河北有经销商,消费者逛街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看过他的广告。”他说,“如果你在线上或者电视上看单纯的广告,那就是广告,它吸引不了品牌认知,因为它没有一个时空感。当线下渠道的广告带来时空的真实概念之后,只需要终端销售人员的术语主推,用户就可能产生购买动机。渠道是广告的根。”

  熟人经济下的当地KOL

  蒋亦明是上海指南创新设计咨询公司的合伙人,他曾负责过不少针对三四线城市消费者的商业咨询项目。他也注意到在三四线城市的消费行为之中,有一个颇有意思的现象,就是“熟人经济”。他曾到访过山东的一些三四线城市,当地基本上是以钢铁厂构建起来的生活区域,而很多人社交的对象也仅仅局限于一个工厂内。

  “三四线城市和一二线城市购买的习惯不一样,因为它不是一个移民城市。”他对界面新闻说,“因此三四线城市消费的方式基本上都是熟人经济,大家的社交圈其实基本上都是自己认识的人。所以一个品牌在三四线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口碑传播。他们的消费都是基于信任关系来驱动的,单个的产品扎根在当地的意见领袖身上,很快就会传播开来。”

  地域与交际的局限性,以及攀比心理,决定了这种“熟人经济”在三四线城市的普遍。许晴的舅舅今年近50岁,在当地开了一间汽车修理店,同时兼做一些小生意。在当地小有名气,他现在使用的是华为手机,再之前是金立。

  “小城市的人还是爱面子,”许晴说,“他身边的人也会听他的意见,因为他的消费水平在当地算是不错的,不只是他买衣服的牌子,他的朋友或者同事也会跟着买,口碑传播与熟人推荐,是非常明显的一个现象。”

  如果你仔细探究金立手机的广告策略,不难发现其背后也考虑了这样的因素,冯小刚和余文乐这样的组合,代言费用可以想见可以堪比国内一线明星的价格。金立在一台主打安全这样小众需求的产品上,开启一个全国范围内的大型广告策划。但这些对安全有需求的政商人士,往往便是当地人效仿的对象。根本上,这能够帮助它快速在三四线城市树立起品牌形象,从而带动其他机型的销售。

1234

上篇:

下篇:

地址:兰州市城关区东方红广场国芳写字楼16楼      联系电话:0931-8831301
传真:0931-8831301      网址:www.huobanmedia.com
关注我们:
  • 100_100px;
  • 100_100px;
  • 100_100px;
Copyrights © 2025 版权所有 兰州伙伴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陇ICP备09000722号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icon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