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197_45px;
资讯中心
企业理念
Corporate Philosophy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新闻中心>通知公告
人们为什么拒绝网络广告?侵犯隐私?
来源(广告买卖网)  作者()  阅读()   时间(2016/1/15 10:12:39)
  导语:过去十年,企业一直在利用隐藏于广告之下的技术,抓取尽可能多的用户数据。为此人们对广告厌烦极了!我们不要以个人隐私换取“精准投放”。做不到理想世界的样子,起码给到的也是优质广告吧!

  原标题:面对搜集个人信息的监控资本主义,普通用户能做什么?

  我姐姐是一名退伍海军司令官,每周日报纸一到,她的“职业病“就犯了:她会先进行一番“分拆检修”(field-strips),把广告和其他不要的版面挑出来扔掉,有时候她甚至都还没有把报纸拿进屋,直接就在外面“分拆”完了。她对待垃圾邮件也是一样,因为对她来说,只有干货才有留下来的价值。

  只有干货才对读者有价值

  我们平时上网,软件会自动帮我们过滤掉广告,这也相当于一种内容的“分拆”。而且在不久的将来,应该大多数人都会使用这样的软件。根据路透社新闻研究中心的《2015数字新闻报告》,在受访的美国人中,有47%“会经常使用广告屏蔽软件”。而根据PageFair和Adobe的《2015广告屏蔽报告》,截至去年5月,全球选择屏蔽广告的计算机用户达到了2亿。

  随着人们对广告的抵制越来越强烈,广告屏蔽行为可能会迎来前所未有的高峰。而且,当苹果开始在其设备上支持广告等“内容屏蔽”功能后,这种趋势会变得更加不可逆转,人们对什么样的内容可以送达或不可送达自己的设备,将有越来越大的话语权。

  监控资本主义:侵犯隐私的广告

  我认为,人们拒绝广告的最大原因其实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侵犯隐私。过去十年,企业一直在利用隐藏于广告之下的技术,抓取尽可能多的用户数据。而广告商也不用自己开发这些技术,他们完全可以依靠现行的广告投放机制,无论目标人群访问哪些网站,都可以做到精准投放。哈佛商学院教授Shoshana Zuboff将这种近乎疯狂的现象称作“监控资本主义”(surveillance capitalism)。

  或许,能诠释这一现象的最经典案例就是IBM和阿伯丁集团(Aberdeen Group)于2013年发布的一张海报,这张海报的标题是“数据蒸馏器”。海报上,“点击流(也就是我们的鼠标或手指每次点击留下的痕迹)”、社交媒体数据和其他来源的数据不断涌进一个硕大的漏斗,而在蒸馏器的底部,“消费者互动优化”和“营销优化”两个管口会流出蒸馏过的液体,盛装到排列在传送带上的蒸馏瓶中。每个空的蒸馏瓶就象征着在“对的时间”、通过“对的渠道”、收到“对的信息”的“目标个体”。而在传送带的终端,又有一个漏斗会负责收集每个蒸馏瓶中的液体释放出的气体,并将这些“广告效果衡量信息”反馈给位于顶端的漏斗。

123

上篇:

下篇:

地址:兰州市城关区东方红广场国芳写字楼16楼      联系电话:0931-8831301
传真:0931-8831301      网址:www.huobanmedia.com
关注我们:
  • 100_100px;
  • 100_100px;
  • 100_100px;
Copyrights © 2025 版权所有 兰州伙伴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陇ICP备09000722号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icon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