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写程序的人一开始说 6 月份上线,拖到 9 月,又拖到第二年 1 月。他无限拖延,彭强还无法监控。“对快速成长的互联网创业来说,损失 3-6 个月几乎损失了一切。”他说,“找到合适的,不是普通员工层次的合伙人很重要。”
什么人不适合一起创业?除了同事之外似乎都不合适。首先,让同学和好朋友做合伙人,“一旦闹翻就连朋友都没得做了”,所以都不合适。然后,又不能都空降:“动不动就说来自 BAT,拿 BAT 出来的人拼凑在一起,就像把吕布、关公、曹操弄到一块,无法团结,也会分崩离析。”
比较稳健的办法是寻找合适的交集纽带。彭强现在的合伙人是他在传媒大学的师弟。这是一种典型的“弱关系”,足够信任但又不太亲密。
“对合伙人有问题,早说比晚说好。你跟他说他上份工作 10k,现在可能工资只有 2.5k,没关系,你要早点说明白。工资多少,股权分配都要订好。”
苗壮补充说,“创业项目失败的很大因素都是团队崩了。根据简历的确很难判断应聘者的能力。态度和想法好说,能力一时半会改变不了。企业可以容忍花两三个月看员工能力,创业不行。”他还建议有人格魅力的创始人尽量少用粉丝,凭激情不要钱做事也不好,最好把权利义务标注明确。
“你有十分精力,项目三四分,团队七八分。如果项目方向错了,团队可以转型;但一个三四分的团队,会把七八分的项目也给做成三四分的。”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