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197_45px;
资讯中心
企业理念
Corporate Philosophy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新闻中心>通知公告
关于植入式广告投放效果的一些综合研究
来源(广告买卖网)  作者()  阅读()   时间(2015/6/19 14:01:31)


  一个对网络游戏植入广告的研究表明,用户对不太熟悉的品牌(新品牌或者那些一般不会出现在游戏中的品牌)有更高的识别度和回忆度。

  尽管不熟悉的品牌能够立即引起注意并激发短期记忆,但熟悉的品牌却更容易激发人的情感。一些新品牌的常规广告之所以要借助“明星”进行宣传,便是希望借助受众对明星的熟悉产生对品牌的情感。

  2、事前品牌评价

  良好的事前品牌评价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品牌态度,即产生良好的情感效果。

  有学者研究发现,带有积极事前品牌评价的受众与带有消极事前品牌评价的受众相比,前者会对电影中所植入品牌和产品具有更积极的购买行为。也就是说,对于受众来说,一个品牌给受众的既定印象,可能会决定了他在接触了植入广告之后的反馈。

  3、对广告的态度

  怀疑,是一种自卫机制,当受众更了解广告商的策略和说服意图时,对于广告的怀疑就会增加。一般来说,对广告持有怀疑会降低受众对植入广告的态度。

  4、投入度

  投入度也可以称为参与度(Involvement),代表受众将自己代入故事里的程度。已有研究证实高投入度的受众易忽视广告,但投入度对情感效果和行为效果的影响暂无定论。

  5、消化品牌信息的动机

  按照社会学的参考群体理论,个体的行为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受社会因素和社会关系的制约和影响,尤其是自己所处的参照群体。

  日本学者青井和夫根据个人是否是其中的成员,将参照群体分为“所属参照群体”和“非所属参照群体”;根据参照群体吸引力的方向,把参照群体划分为“正参照群体”和“负参照群体”。这两种标准合并起来,就可以得到下图中的四种参照群体类型。



  其中,“正所属参照群体”是指个体隶属其中,并在主观上认同它且与之频繁接触的群体,在行为选择尤其是消费情趣、偏好和品位上具有群体压力;“正非所属参照群体”是指个体不具有成员身份,却渴望加入或效仿的群体。

  许多人通过品牌进行自我身份的识别,或者将品牌作为提高自身形象的载体。不管是群体压力,还是学习需求,都会让受众积极探求各种媒介以寻求最有可能展示其对自己的身份认同——这种消化品牌信息的动机应当作为影响植入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考察。

  四、信息处理深度

  上世纪80年代提出的认知结构理论将记忆的机理分为两部分:意识和潜意识,或者说显性记忆(ExplicitMemory)和内隐记忆(ImplicitMemory)。显性记忆是指人所能形成的具体印象,其评估指标常常是认知和回忆;内隐记忆是指对于人潜意识的影响,这样的记忆在被唤起时往往是无意识的和没有主观意愿的。
1234

上篇:

下篇:

地址:兰州市城关区东方红广场国芳写字楼16楼      联系电话:0931-8831301
传真:0931-8831301      网址:www.huobanmedia.com
关注我们:
  • 100_100px;
  • 100_100px;
  • 100_100px;
Copyrights © 2024 版权所有 兰州伙伴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陇ICP备09000722号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icon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