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各种信息泛滥,平台与渠道空前丰富的今天,什么样的数字创意可以抢占注意力经济?比起广告人和营销人员,行为学家们在这一点上或许已经走得更远。下面这10条,便是从行为学的角度对数字创意带来的有效建议。
“■ 心理学家Herbert Simon博士早在1971年就提出了“注意力匮乏”的概念:过量的信息意味着另一种形式的匮乏。信息会消耗人们的注意力,信息的丰富反而会带来注意力的贫乏。这则预言得到证实。
■ 人脑的思维能力有限。研究表明,人类可以存储在工作记忆中的信息仅为4条左右。但人类具有“组块化”的能力,能将不同的信息串联在一起。
■ 第一印象很重要。具有视觉美的第一印象常常可以“骗”取观众的信任。
■ 通俗易懂的广告未必就是好广告,对于观众来说,观看、理解有难度的信息反而更会被记住。
■ 个性化、创意,善于把握观众情绪很重要。当然,不要放弃尝试不同的形式。”
行为学原理带给
数字创意行业的10条启示
诺贝尔奖获得者,心理学家Herbert Simon博士早在1971年就提出了“注意力匮乏”的概念,那正是信息时代的黎明阶段。
他表示,“在海量信息的世界里,过量的信息意味着另一种形式的匮乏:很明显,信息会消耗人们的注意力,信息的丰富反而会带来注意力的贫乏。”
计算机的普及,智能手机的出现,在随后的几十年里,信息与注意力之间的关系愈加紧张。Herbert的预言终于得到了证实。
那么,在各种信息泛滥,平台与渠道空前丰富的今天,什么样的数字创意可以抢占注意力经济?比起广告人和营销人员,行为学家们在这一点上或许已经走得更远。下面这10条,便是从行为学的角度对数字创意带来的有效建议。
简洁明了
上图拍摄于新泽西州一家酒类专卖店,这个广告创意简直太棒了——首先,它足够简洁明了。
人脑的思维能力有限。研究表明,人类可以接收的信息量——即我可以存储在工作记忆中的信息量是3-6条。因此屏幕上的信息量无关紧要,因为人们一次只能关注4条信息。
重视第一印象
人们习惯性地信任第一印象。更重要的是,第一印象通常会在脑海中停留很久。
在一项研究中,受访者被要求分别浏览同一个网站0.1秒、0.5秒和4秒,并在之后形容该网站的“视觉效果”。事实上,无论浏览时间长短,受访者都对网站给出了同样的评价。人类的诸多决策通常都是先于意识而做出的。
人们偏向于信任有美感的设计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