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行文穿插引用当事人采访内容,能很好的还原现场感,但是引用宜提炼相关观点,能短就短。既不会破坏你的解说口吻,又不会有素材风险。
36.人物稿,当事人照片隔三差五出镜,便于大家对号他们的音容笑貌。
37.适当安插金句,或者类金句的观点,乃至撒鸡汤、编段子结尾。缺了金句或鸡汤或段子,对读者少了记忆点,对写稿的失了落脚点。
38.选题就在身边,广告视角看一切,你在八线城市也能写出一些另辟蹊径的稿子,比如《八线城市街头广告的奇形怪状》。
39.不论谁写的文章,都该排成同一个公众号的风格,一个公众号就是一个阅读场所,不惊吓到读者很有必要。所谓风格,让读者习惯你的习惯。
40.如果你对自己有信心,对时间有信息,不要在意是否能追得上热点。
41.好品牌=产品甄选+行业杂志,试着从这两个方面去理解任何一个品牌,基础信息就有了。
42.关于品牌的一切答案,都能在时间和空间中找到。过往的历史看深度,同类的对比看厚度。
43.总、例、总的内文是最安全最容易上手的行文逻辑。
44.标题和小标题决定文章阅读的一半,根据板块内容提炼小标题,根据全文提炼文章标题,事半功倍,多花点时间也值得。
45.想要阅读量高,多写这七类选题:与幽默有关的、与大品牌有关的、与热点有关的、与女性私密用品有关的、与书籍有关的、与星座有关的、与鸡汤有关的。
46.从文案、从策略、从设计、从交互等角度,找不到一个亮点的广告作品,就是水准线以下的作品,一定要砍掉。
47.写完放在手机阅读场景下阅读一次,分段、排版、配图、说明文字、视频链接只能腾讯视频、入题是否够快等细节一下就出来了。
48.超长文盘点的意义,不在解说多美,而在三点上给读者帮助:一是案例系统的启发,二是执行细节的技法;三是收藏留存的参考。
49.文案出身的人写广告案例文,总会务求多写文字,是自我专业要求的职业病,写上几百篇,病就会好。
50.不是每一处案例都要解说,是否解说看两点:一看有无串联上下文逻辑的必要,二看不解说读者是否能懂。如无必要,勿增字句,自然过渡就好。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