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事实分对错,观点讲是非。素材事实错了,写什么都是错上错,观点不讲是非,评什么都是毁三观。事实对了,观点讲理,观点出入,无可指摘。
14.轻浅短文引流量,2000字左右为佳;深度长文赚存量,5000-10000字为宜。流量比存量小于1,坚持下去有长远。流量比存量大于1,眼前的钱好多钱。两比可兼得。
15.文无第二,不必强求团队所有人文风一致,但求行文逻辑、排版风格气质相符,自媒体的调性主要看气质。
16.除了抬杠的评论,大多数评论要认真看,有理有据批评你的要仔细想,这些是最真实的用户调研。
17.写好文章是一半,裁剪文章是另一半,经营文章是另外百分之九十九。
18.搜集素材时,阅读的第一感受,是提炼观点的最好方式。
19.解说金句的最佳来源是改编,改编品牌采访稿的金句,改编创始人的名言警句,改编品牌的广告语,改编知乎、豆瓣XX句经典段子。
20.两个重要的品牌一手信息源:采访稿、买家秀。
21.一天搜索素材,半天思考,半半天撰写,半半天裁剪,这是我写长文的节奏。
22.不可一天不阅读,不可一天不记录,不可一天不思考。
23.解说无感时放一放,去听听《优酷全娱乐》、《舌尖上的中国》、《第十放映室》、《NBA》、《奥运会》、《世界杯》的解说/旁白,找找语感。
24.把每一次采访当作受访者给你做的一对一专业培训,把每一篇采访稿当作过时不再的听课笔记去撰写。
25.做采访多看包益民的《创意大师在想什么?》、易立竞的《易见》、柴静的《看见》和陈鲁豫的《鲁豫有约》。重在倾听,适当追问,驱赶尴尬。
26.写人物稿多看《GQ》、《南方人物周刊》,作品为先。
27.行业观察文不宜长,非长不可,多举案例解释。
28.自己的文风游刃有余后,模仿一切你喜欢的文风,大胆运用,千万别害羞。
29.一个行业的前三名一定要写一篇,重要品牌都写一篇最好不过了,再总结一篇该行业的创作规律,再往邻近的行业写。比如写完手机,写家电。
30.最高要求是每篇文章都达到出版的水准,最低水准是每篇你都敢署你的名,你都敢承认是你写的。
31.储备半个月的选题文章,国庆、春节、出差,长假不耽误玩,公差不耽误事。临时应急,书单、推荐人或物随时随地不违和。
32.不因接广告而打乱你的正常选题排稿。
33.戾气过重的广告人和广告公司,作品飞天也要谨慎推荐。
34.获过啥啥奖啊,服务过啥啥客户啊,这些纯公关、履历或者百度百科,尽量一笔带过,多了文章就水。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