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买了一本《第一财经周刊》,把编辑部联系方式上公开的互联网类编辑邮箱一一写邮件推荐我们的项目,结果一周后第一财经的记者来采访我们,直到半年后,还有人从成都过来出差,顺便报名了我们在北京的课程,因为他说在杂志上看过我们的项目。
我跟麦迪逊邦谈下来免费给我发新闻的机会。而在给数英网的商务合作邮箱的信中我写到:我们是一个初创的公司,没有钱推广,我们的微博可以帮你们互转,希望能获得你们网站的一次新闻报道,也许将来我们有钱了,会到你们网站投广告。对方喜欢这种诚恳的态度,我们获得了一次报道。
我去拜访国内著名的SEO专家,跟他学习SEO的技巧,而通过一些期权式的合同条款,让他以极低的价格给我们解决了SEO的问题。
我去我们的半个同行多贝网上开课,并获得了多贝首页推荐的承诺,当然也是在宣传第九课堂。
因为第九课堂兴趣类课程的特点,我们跟豆瓣一些兴趣小组的组长联系,以每周100-500元置顶小组话题的价格,推广我们的课程。
我持续写了七篇《一个广告文案的自白》,第一篇被罗永浩和李开复转发,转发量超过三万次。
我们跟优米网合作,帮他们招募线下生源,前提是他们的大咖类课程可以到第九课堂联合招生,所以你看到俞敏洪、王利芬、黎万强等大牛都在第九课堂开课了。
我跟雕刻时光谈下来“一杯咖啡换一个故事”的合作,免费使用他们的演讲场地,后来这个活动成了每两周一次的创意分享活动。
而上面所有这些,都不是广告公司里我常做的事情。
当然广告公司给了我善于从不同角度考虑解决问题的思路,可是我相信,绝大部分广告人,对于如何推广一个新品牌、新产品是没有概念的。这些,都是我三年创业经历的实践教会了我。
所以,我在想说什么呢?
1、一个从不考虑广告效果的广告人是没有前途的,但悲哀的是,我们现在的广告人大概很少有人知道自己做的广告有没有效果。
2、做广告的本质是做传播然后获得关注、达成交易,不管你有几千万还是几千块,达成目标是根本。而不是去广告节获奖。
3、员工的价值在于能够帮助公司解决问题,广告公司的价值在于能够帮助客户解决问题。可惜的是,有价值的员工和有价值的广告公司目前都不多。
4、花钱,给自己做一个广告!你才真正懂得什么是广告。
5、你可以创办一个公号,给自己订一个KPI,给它做定位、做客户分析、推广、增粉,然后想想你怎么做到的。这是最精益的实效广告进阶训练。
6、增长见识的几种方式:读书(但请读经典),见人(找牛人聊天和请教),跨界(如果你在广告行业已经有一定高度,那就去别的行业寻找刺激和灵感)。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