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媒体向何处去
当下媒体身处变革时代,技术支撑成为行业迭代的强大推动力,这些都是与会者的共识。然而,未来媒体究竟会向何处去?
“受众定义不再,每个人都是传播主体。”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宋建武说,“互联网时代没有受众只有用户,用户是清晰、特定的主体和个人。新的传播关系已经产生,新的以个性化服务为主要特征的传播关系替代了大众传播,我们看到了哀鸿遍野,传统的商业模式在崩塌之中。”
诚然,传统的商业模式在崩塌,而新的商业秩序尚未建立。未来媒体的新商业模式是什么?未来媒体走向何处才是正途?
“浸媒体、大平台、大数据。”宋建武回答道,未来的传播将不会以某一种特定的技术为支撑,而一定是在一个大平台上的整体运营。谁有互联网的平台,谁有作为主体的用户,谁就有未来。依靠大数据,只有平台才能聚合大数据并进行处理,未来传统媒体包括互联网媒体就要向这个方向发展:汇集原生数据,生产自身的用户数据。
对于未来媒体会向何方发展,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客座教授皮埃罗认为,未来的新闻将不再是用来“读”的,而是用来“体验”的。未来媒体将成为连接新闻叙述者和新闻制作者的桥梁。未来新闻工作者的工作内容将会被改变,媒体工作者要组织人工智能、大数据、增强现实等技术的“应用”,新闻工作者应具备的技能是选择最好的设备。
透过皮埃罗在峰会上发布的《2017未来媒体趋势报告》我们看到,过去100年间,即使传播平台在更新迭代,报纸、广播、电视、电脑、智能手机出现,但新平台并没有取代旧平台。虽然你在用智能手机,但你仍在“读”或“听”新闻。新闻生产者的工作并没有发生改变。而对于未来媒体发展,皮埃罗特别提到了十大趋势,即用户体验技术、大数据、新内容时代、流媒体、手机应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共舞、创客文化、货币化、新平台、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写作,而将这些趋势结合起来或许将引发一场媒体业的革命。
VR有助媒体通向未来
对于“浸媒体”时代的到来,与会嘉宾普遍认为,媒体要给用户提供沉浸式的资讯内容,提供沉浸式的思维方式,让用户有沉浸式的思维表达和思维模式,有沉浸式的体验,而这些也是媒体面临的共同问题。
对于虚拟现实所带来的颠覆与冲击,北京电影学院动画与虚拟现实国际研究中心执行董事凯文·盖革认为,颠覆并不一定是糟糕的事,它在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机遇,带来进步和开放的思想。现在的人们需要有新的方式表达自己,而且要改变现有表达的方式,在VR、AR等实践中,业界应该可以看到有很多机会,尤其对那些内容制作者而言,可以实现与受众更直接的互动。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