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197_45px;
资讯中心
企业理念
Corporate Philosophy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新闻中心>通知公告
做广告,你要学点社会心理学
来源(广告买卖网)  作者()  阅读()   时间(2016/10/21 9:03:48)

  所以你会发现,品牌总是对第一次消费的顾客格外优待,不仅各种打折各种礼包,还有电话回访等一系列温暖人心的服务。比如你现在去工行,开卡可以直接走贵宾通道。你下载任何一款手游,都有丰厚的新手礼,首次充值都是买一送一,这些都是为了美化第一印象,并不意味着接下来你可以一直享受这种高位优待。

  先入为主的第一印象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很难改变,这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你有一批新用户体验糟糕,那么想扭转印象的成本非常之高。所以退一万步讲,哪怕后续的跟进服务不到位,但首次消费时的服务一定要做好。

  03为什么一支广告只适合传递一个信息

  奥卡姆剃刀定律(Ockham'sRazor)

  奥卡姆剃刀定律是由14世纪逻辑学家、圣方济各会修士奥卡姆威廉提出。这个原理称为“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即“简单有效原理”。也就是说,没有必要在不必要的位置投入大量精力。

  运用到广告领域,可以解读为:好广告往往只讲一件事。比如一部手机可能有上百个功能,但广告上翻来覆去只讲自拍功能好。因为在媒体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要集中精力讲最重要的部分,而不要赘述其他。

  无需担心自己的产品还有很多好处没表述出来,因为即使都说了,也不会有人记得。

  比如大众汽车的广告,一条往往只讲一个功能,自动驻车,自动倒车,感应尾箱,主动雷达之类。但那些又讲发动机又讲舒适性空间大天窗好坐垫热等一大堆共能的,你基本上只能挑一个记住,甚至什么都没记住。

  04为什么广告片里总爱制造麻烦

  耶克斯一多得森法则(Yerkes-Dodson Law)

  该定律描述了焦虑程度和解决问题的效率之间的关系,即二者之间的关系呈“倒U型曲线”:焦虑程度过高和焦虑程度过低时的效率都很低,而中等焦虑时的效率最高。所以,适度的焦虑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也就是说,太多的麻烦出现时,人会崩溃,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降,注意力也随之下降,但是如果风平浪静的话,人解决问题的效率也会下降,典型的枣核模型。

  所以,通篇都开开心心没有情绪波动的广告,或者展现各种麻烦都必须解决的广告,人一般是记不住的,要制造适量的焦虑。

  比如“孩子不好好吃饭怎么办”,“婚礼将近,可是牙齿还是有点黄”,“警惕随时随地会发飙的老板”之类。这些都是小焦虑,但都有如鲠在喉的效果,一旦被解决,会有一种通体舒畅感。

  05为什么要做有消费者证言的广告

  虚假同感偏差(false consensus bias)

上篇:

下篇:

地址:兰州市城关区东方红广场国芳写字楼16楼      联系电话:0931-8831301
传真:0931-8831301      网址:www.huobanmedia.com
关注我们:
  • 100_100px;
  • 100_100px;
  • 100_100px;
Copyrights © 2025 版权所有 兰州伙伴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陇ICP备09000722号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icon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