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不管在地球上任何地方买房,都不要忘了,房子的第一功能是居住,而买入森林城市的,全部都是中国人,又没几个人去住,又怎么会有好的学校、医疗、商业配套入驻呢。
没配套,找谁去接盘?
3
说点题外话,我和地产圈的朋友聊过几次,对碧桂园的印象,不是很好。
这家公司在营销方面非常舍得花钱,它几乎所有项目的打法,都和森林城市一样:
低价拿地,然后把大笔的钱压在营销上面,铺天盖的广告一番,同时发动社会上的一切有生力量卖房。
比如它在山东有个项目叫十里金滩,宣传时说是“青岛东”,但实际上是在烟台,离青岛还有100多公里。
我朋友曾经在这个项目工作过,据他讲,当时请了500个场外销售卖房,所谓场外销售,就是给些宣传资料,让他们自己想办法去拉客。比如在饭店、超市、大街上、甚至跑到一些公司内部去讲解。
听起来和线下的理财公司非常的像...
这个项目开盘当天,就卖出去4500多套房子,场外销售的佣金最高时达到了6-9%。
而碧桂园在全国都是这种打法,好处是,碧桂园短短几年就把销售额做到了千亿以上,进入了十大房企之列。
但恶果随之而来。
外围销售为了尽快拿到佣金,什么承诺都敢说,天花乱坠,而且不同售楼员之间的口径也不一致,导致交房时,出现了大量的纠纷和退房事件。
从森林城市的宣传手法来看,它延续了这种“光荣”的传统,而且明显下了血本,有过之而无不及。
我不是地产圈内人,对这种营销手法,无缘置喙。
但就像理财行业的高佣金、线下拉客一样,如果一个复杂的交易环节没有制度约束,而完全由利益来驱动,那中间环节一定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这对于企业、对买房人,都是很大的损耗。
而且一定是买房的人,吃亏更多。
如果你有数百万、千万身家,可以花上不到100万,陪着碧桂园去做一个美妙的梦,万一几十年后,梦想真的实现了呢。
但如果资金不多,劝你,还是别凑热闹了。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