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电视广告市场来说,2015年是严峻的一年:电视广告投放总量首次下滑,一季度电视广告刊例同比下滑5.5%,形势萎靡。
电视广告品牌持有量同样不足,自2013年1季度高点以后,规模以上品牌逐年递减,2015年一季度刊例花费在500万以上品牌数量已跌回5年以前水准。
与广告欠收相比,各大卫视在节目建设上可谓是倾尽全力,推出数十档综艺节目,双季播、叠播、套播,各种编排手段齐出;亲子户外、极限挑战、恋爱相亲,各种类型百花齐放……一句话总结就是:很努力、很拼劲。一个残酷的问题摆在电视人面前:为什么电视的广告收入和经营投入不对等?电视的价值被低估了吗?
要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换个角度看电视,重新审视新传播语境下的电视传播价值。
电视是最重要的媒体,具有稳定关注度
在今年3月CTR对广告主的在线调研中,84%的广告主认为“电视依然是明年最重要的媒体”,同时大多广告主认为,与新媒体的联合营销是电视媒体未来的发展道路。
的确,中国的媒体市场,并非零和博弈的市场。在跨媒体的平台之间,合作比竞争更为重要。
从大的媒体格局来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与生具备完全不同的传播逻辑与背书效应。从媒体形态和内部格局来看,媒体的传播力,在注意力和影响力两大方面也存在各自差别。进行跨形态媒体对比,如果单从广告收入增幅或利润的角度,不可能得出传播能力的对比。老挝的GDP增长远高于美国,你能认为老挝比美国更强大么?这是一个非常浅显的道理。媒体对于企业的传播价值也是如此。
今日品牌传播格局,是媒体优势整合共赢的格局,电视媒体在这一格局中扮演着品牌传播至高平台的地位,是品牌树立权威身份,渠道信心,与消费者信心的战略要冲。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强势电视媒体甚至能吸引包括淘宝、京东等在内的互联网品牌竞相进入的原因。
来自CSM的统计数据显示,央视和省级上星卫视的收视份额,在近几年中始终保持稳中有升的强劲态势。而就在这几年的时间中,多少网站开了又歇了,多少网络视频火了又没了,多少网络名人红了又臭了……与此同时,CSM的数据显示,2012年平均每分钟电视开机率为23.74%,平均每分钟就有1亿户左右的家庭在收看电视。今天企业所面临的是“一个极度竞争的年代”。在这样一个年代中,什么样的关注,比获得稳定的关注更为宝贵?在这样一个极度竞争的年代中,电视可以替代吗?
电视媒体的收视率价值被低估
近两年,我们常常能看到视频网站打出这样的宣传口号:某电视剧在自己平台的点播量已突破几亿、甚至几十亿人次!让我们产生电视收视到达率不如视频网站的错觉。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