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的电视剧植入广告的风头已经盖过了电视剧本身,大家对此津津乐道,乐此不疲的批判着。从觉得新鲜好玩到饱受诟病,观众们的情绪仿佛越来越暴躁了。于是广告策划们开始想新点子了,他们又整出一个“创意中插”。对于这种新形势,你喜欢吗?
近日,黄磊版《深夜食堂》收官,这场“半个娱乐圈被一碗泡面毁了”的“广告食堂”闹剧落幕,但是提及开头的“老坛酸菜”,不少观众仍心有余悸。
2017年已经过半,纵观上半年的电视剧,《深夜食堂》不是第一部广告植入引起群嘲的电视剧,从《择天记》以“雷”取胜的“一叶子面膜”,到《欢乐颂2》化身“广告颂”都挑战着观众的“忍耐极限”。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影视剧都深陷“广告泥潭”:今年当之无愧的现象级大剧《人民的名义》中引入的国酒茅台被网友认为达到了“踏雪无声”的效果;近期热播剧《楚乔传》和《军师联盟》则采用了“创意中插”的方式被不少网友力赞“广告给力,不输正片”。
无疑,广告植入是一门大学问,尤其是其背后所代表的价值更是电视剧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但是纵观目前电视剧市场,参差不齐的广告植入严重影响了观众的观剧感受,究竟广告该如何植入才能“恰到好处”呢?
《深夜食堂》、《欢乐颂》现代剧成“重灾区”,简单粗暴式广告引群嘲?
纵观2017年上半年的电视剧,“简单粗暴”的广告植入并不少,但真正达到“丧心病狂”地步的,当属《深夜食堂》和《欢乐颂2》。
如果说《人民的名义》是今年收视口碑双丰收的现象级大剧,那么《欢乐颂2》一定是一部广告植入的现象级大剧。据不完全统计,《欢乐颂2》多达51个品牌,从饮食快消品、服装、家电到高端汽车品牌等集中轰炸着观众的神经,甚至在一部电视剧中出现多个竞品的尴尬情况。
虽然侯鸿亮曾表示广告植入的“底线是不能影响剧情和节奏,第二季还拒绝了一半数量的广告”,但也让人感慨剧方的确略有几分“来者不拒”的嫌疑。除了邱莹莹动不动就吃“康师傅”的无所不在式植入,五美也真正践行着“广告颂”,随处一站背后就有巨幅广告海报乱入,随手一送必然是各种品牌的礼品,镜头和台词也特意进行强调和说明。
(欢乐颂2)
当然,如果说《欢乐颂》最后的底线是“不影响剧情和节奏”,那么《深夜食堂》估计连这最后的底线也丢了,尤其是第一个“泡面姐妹”单元中更是为老坛酸菜量身定制的故事。根据鲲鹏数据统计得出,仅在前四集中,该剧就植入多达20种广告,其中观众最敏感的老坛酸菜面更是多达10余次,包括6次口播,累计市场达602秒。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