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197_45px;
资讯中心
企业理念
Corporate Philosophy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新闻中心>通知公告
2017移动广告投放前瞻:三个注意点
来源(广告买卖网)  作者()  阅读()   时间(2017/4/7 11:43:55)

  摘要:2016年,注定是移动互联网广告行业不平凡的一年。国内市场广告主预算向移动端倾斜,广告主需求更加理性与现实。APP/媒体两极分化加强,受限于行业大环境和服务形式的变化,移动广告平台的优化与竞合加剧。由此可以预见,2017年移动广告平台会迅速发展,移动广告市场将发生巨大变化。

  刚刚过去的2016年,对整个移动互联网广告行业来讲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从投放端看,国内市场广告主的预算向移动端倾斜,行业生态也发生了潜移默化的转变,广告主需求也更加趋于理性与现实,包含广告主的需求、考核指标,以及对广告平台的多维度考量等。

  从资源端看,上游渠道和媒体的效果和规范性大大好于两年前;APP/媒体两极分化加强,受限于行业大环境和服务形式的变化,移动广告平台的优化与竞合加剧。

  可以预见,2017年国内一线移动广告平台点入移动的业务规模延续高增长态势,全业务线高歌猛进,但移动广告市场的业态将会发生巨大变化。

  以下,我们先通过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发布的《2016-2017年中国移动广告行业研究报告》来了解下当前移动广告市场的概貌,从中窥探移动广告投放的转型要点。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移动广告市场规模突破千亿元,增速达新高。移动广告迎来发展的最佳时机,但竞争也将会愈加激烈,移动广告市场群雄逐鹿的状态将长期持续。

  2016年中国手机网民移动广告普及率有所提升,接触过移动广告的手机网民占比达88.4%。电商类、游戏类和金融类广告为手机网民接触最多广告,分列前三。

  超八成用户表示会查看自己感兴趣的广告内容,手机网民对移动广告的互动意愿也有较大发展空间,愿意收藏或分享广告内容给朋友的占比达45.2%,与不参与互动的群体占比差距较小。

  在风格上,幽默风趣类广告可以让用户在轻松氛围中激发阅读和互动兴趣,用户心理接受程度会更高;在广告代言主体上,用户更愿意接受明星代言类广告,因为可以利用明星的光环效应,有效将受众对明星的关注转移到对产品的关注上,对用户的吸引力较强,而素人广告影响力较弱。

  数据显示,广告展示形式多样化,信息流广告、积分墙广告用户接受度较高,占比分别为32.2%、30.9%。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信息流广告和积分墙广告逐渐被用户认可,微信微博的社交属性促进信息流广告高效推广,推荐的精准性强,减少对用户的打扰并提升用户体验;而积分墙广告有效激励用户参与广告互动,在体验效果上有明显优势。

  在移动广告单次展示时间接受度方面,63.1%的手机网民表示较能接受5s以内的广告,占比最高;10s以上用户接受度减弱。

上篇:

下篇:

地址:兰州市城关区东方红广场国芳写字楼16楼      联系电话:0931-8831301
传真:0931-8831301      网址:www.huobanmedia.com
关注我们:
  • 100_100px;
  • 100_100px;
  • 100_100px;
Copyrights © 2025 版权所有 兰州伙伴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陇ICP备09000722号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icon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