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单向传播时代和媒体营销时代之后,中国互联网营销手段进入了更为重视用户的DSP广告精准营销时代。DSP广告基于消费人群的年龄、兴趣、地域等信息作出的定向投放,让注重投放结果的营销主和代理们都为之兴奋。但是,投放渠道的多元、对营销效果评估的标准多重,也导致这些主体很难从整体上对营销效果进行把控和优化。
DSP广告的出现,让实时的定向投放成为可能,同时,也刺激了整个行业用数据进行营销,新的分工与角色由此衍生。与以往的互联网营销手段相比,DSP广告投放模式有两个突出的优势:一是营销精准度大大提高;二是营销环节撇开了繁琐的代理环节,实现了即时投放。DSP广告既是定向的,又是可调控的,营销主们的目光又重新回到这种投放形式上。在DSP广告被广泛应用之前,中国互联网营销手段常见的售卖是按位置按天数去计算的,这与传统营销相比,也并没有多少突出的互联网-特色。DSP广告的RTB技术的壁垒并不明显,而数据却是决定营销效果的重要因素。
其中,DSP广告基础的数据就是用户使用浏览器时留下的Cookie数据,通过Cookie,用户在哪里上网、打开过什么网页、点击过哪些广告或者链接都会被记录下来,同时,通过特定的算法,这些数据还可以被进一步分类,分解出一些用户属性的信息。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