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主角设置容易让人产生同情,产生代入感。”叫兽说。
为了赋予王大锤这个角色以平凡感,叫兽选中了白客,他的长相是标准的大众脸,他惯有的“死鱼眼”和“面瘫”表情足以表现“屌丝”气质。
2005年,胡戈用《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戏谑地重新讲述了陈凯歌的大片《无极》,开恶搞视频先河。此后,恶搞就成为互联网人惯用的手段。
在《万万没想到》中,叫兽也毫不留情地恶搞了当下虚伪做作的电视选秀节目:一群身世悲惨的选手完全没有表演任何才艺,就赢得评委的夸张好评,不会说话的“尸体”居然以唱歌的才艺赢得比赛,产生反差强烈的“笑果”。
“互联网的基因就是反对所谓的崇高。我反对虚假的东西,所以我会在《万万没想到》里面讽刺选秀节目弄虚作假。”像所有伴着互联网长大的80后一样,叫兽不讳言自己对事物的尖锐看法。他深知这种对主流和权威的质疑与解构,恰好迎合了互联网观众的思维模式。
在视频短剧如何盈利的问题上,叫兽并不讳言自己要做“营销狗”,他决心将植入广告的营销做到极致。
以往电视剧广告植入者都强调广告植入的高明与无痕,却时常会因为生硬与违和感引起观众的反感。
于是,叫兽干脆以一种反向思维改造植入方式,他用幽默的段子调侃、戏谑自己的植入广告,他将植入者的身段放低,用极其坦诚的态度告诉观众,这里有广告,并求得观众的谅解。
一段花絮中,小爱扮演的乔峰没有预兆地把话茬儿接到了一句“拿腔拿调”的广告词上。身旁的主角王大锤嘲笑小爱的广告做得太“生硬”,小爱随口抱怨“导演没能力,我有什么办法?”这时,在王大锤身旁的叫兽突然脸色大变,阴沉沉地看着小爱。下一个镜头中,小爱已经躺在地上七窍流血。
这种解构一切的手法对于习惯吐槽的互联网创作者们并不是难事。在嬉笑怒骂中,叫兽消解了观众对植入广告本身的反感,同时也满足了厂商推广品牌的需求,给《万万没想到》带来了真金白银的收入。
柏忠春告诉《博客天下》记者,这部与优酷合作的Mini剧的收入水平已经达到千万元级别。与《万万没想到》片名带来的意外感相同,这部视频短剧正在创造连主创人员都未曾想到的巨额财富。
那么在看过《万万没想到》电影版在广告方面的成功之后,各位广告主们是不是找到了对于广告植入的新的启示了呢?
上篇:
下篇: